时间: 2020-11-18 11:40 来源: 北京商报 作者: 佚名 分享:
企业融资补短板,债务风险引关注。11月17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就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的相关问题回应指出,当前企业债券的风险防范情况较好,累计违约率处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最低水平,违约处置率处于公司信用类债券的最高水平。针对个别苗头性风险隐患,密切关注相关债券的付息兑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应对未来债务风险以及违约处置方面,孟玮指出,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加强监管。发挥地方的属地管理优势,做好区域内企业债券监管工作;强化协同。加强公司信用类债券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强信息披露、加强统一执法,完善制度建设,推动债券市场披露规则统一等;同时,抓早抓小。建立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提前了解风险、尽早处置风险。
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今年国家发改委指导受理和审核机构已完成核准或注册企业债券8288.45亿元,完成发行4767.79亿元,均比去年同期实现正增长。孟玮表示,企业债券各项改革工作平稳推进,制度体系建设更加完善,申报审核效率持续提高,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债券市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临一些新挑战。11月10日,永煤控股发布公告称,因流动资金紧张,公司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额偿付本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涉及本息金额共10.32亿元;11月17日,该公司再发公告称,因公司流动资金不足,两只超短融“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兑付存在不确定性,前述两只债券分别应于11月22日、23日兑付。
该企业为河南省最大的国企之一,其信用等级为AAA级,这也意味着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违约风险极低。对此,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指出,本次信用风险事件的发生弱化了“国企信仰”对投资主体的加持,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显著下降。未来东北三省和河南省等部分财力较弱或信用风险频发地区的地方政府及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将面临信用收缩,再融资难度或上升。
为应对疫情突袭,政策端已在迅速补位。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企业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企业债券发行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并指导受理和审核机构发布了《企业债券受理工作规则(试行)》和《企业债券审核工作规则(试行)》两个操作性规定。
与此同时,央行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优化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工作流程;对疫情较重地区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的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公司信用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证监会也明确,对疫情防控期间到期的公司债券,发行人生产经营正常的,通过设立绿色通道等措施,支持发新还旧等。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等16部门近期在全市开展2020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以下简称网剑行动),其中包括规范直播营销、加强二...【详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于11月30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旨在预防...【详细】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7日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出台促进服务消费新举措,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详细】
10月9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高屋建瓴,为企业应对国际国内局势带来的巨大...【详细】